生意社3月18日訊 VC是維生素中最大的品種,而在VC的生產上,享有“四大家族”之稱的華北制藥、東北制藥、石藥集團以及江山制藥占據了全球VC市場80%的市場份額,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了9成以上。中投顧問 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,由于我國在VC市場上的高占有率使得我國牢牢掌握住了VC價格的話語權,未來VC漲價可期。
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,在VC產業的“四大家族”中,石藥集團如今已經成為了國內VC生產的龍頭,石藥VC的年產能在3.5萬噸左右,占國內VC產能的21%左右;其次為東北制藥,其VC產能在2.5萬噸左右,占國內VC產能的18%左右;而華北制藥和江山制藥VC的年產能在2萬噸左右,占國內VC產能的14%左右。
郭凡禮指出,除了國內的“四大家族”,國際市場上生產VC的主要 企業還包括DSM和BASF,這六家企業共享全球90%的市場份額。然而由于環保和人工方面的原因,DSM和BASF對VC的生產并不穩定,這也使得我國VC“四大家族”牢牢控制了VC價格的話語權,而以下四個原因也將促使未來VC價格繼續上漲。
首先是上文提到的環保方面的原因,由于治污投入通常都要上千萬或者上億元,極大的資金壓力使得一些企業不得不停產;其次是原料上漲增加了成本,VC的主要原料為玉米淀粉,這些原料漲價的壓力對于VC也很大;第三是淡季停產檢修,每年夏季是VC產業常規停產檢修季節;最后就是“四大家族”在VC價格上有話語權使然。
中投顧問發布的《2010-2015年中國化學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》指出,雖然VC價格上漲可期,不過生產VC的企業其經營狀況并未得到明顯改善,這主要是由于生產VC的水電煤及運費都有所上漲;同時由于我國VC產品70%用于出口,因此人民幣升值也將帶來VC競爭力下降;最后,企業積累下來的資金負擔也將成為VC企業沉重的壓力。
來源:中國醫藥網 |